發布日期:2025-10-10 閱讀量:22
液氮杜瓦罐,作為儲存和供應超低溫液氮的關鍵設備,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高真空絕層來大限度地減少熱傳遞,從而維持液氮的低溫液態。然而,在實際使用中,壓力升高是一個常見且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。一旦罐內壓力超過設計安全范圍,不僅會影響正常供液,更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。那么,液氮杜瓦罐壓力高時,具體會出現哪些現象呢?
1.
安全閥頻繁起跳或持續排氣
這是直接、明顯的警示信號。為確保安全,杜瓦罐部都裝有泄壓安全閥。當罐內壓力達到設定閾值時,安全閥會自動開啟,發出“嘶嘶”或“噗嗤”的排氣聲,釋放多余的氣體以降低壓力。如果您發現安全閥排氣異常頻繁,甚至持續排氣不止,這就明確表明罐內壓力已長期處于或超過臨界狀態。
2. 罐體結冰現象加劇,特別是頸管和部
部結冰: 杜瓦罐的“脖子”(頸管)是熱量傳入的主要路徑。如果看到罐或頸管部位出現厚厚的結冰,意味著有大量外界熱量侵入,導致液氮劇烈氣化,壓力驟增。這些水汽遇超低溫頸管會迅速凝結成冰。
底部結冰: 如果罐體底部出現結冰,通常意味著更嚴重的問題——真空度喪失。杜瓦罐的夾層真空是其主要絕熱屏障,一旦真空失效,外部熱量會大面積侵入,導致罐體大量結冰和壓力急劇、持續地上升。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。
3.
壓力表指示異常
所有杜瓦罐都配備壓力表,用于實時監測內膽壓力。壓力持續攀升并進入黃色(警示)或紅色(危險)區域,是壓力過高的直觀數據體現。操作人員應養成定時查看壓力表的習慣。
4.
蒸發損失率異常增大
液氮在靜置狀態下也會自然蒸發(日蒸發率),但這是一個相對緩慢和穩定的過程。如果您發現罐內液氮的消耗速度遠超正常水平,在不使用的情況下液位也下降得很快,這通常意味著絕熱性能下降或熱量侵入過多,導致蒸發量激增,直接后果就是壓力升高。
5.
供液不穩定或管道“氣堵”
當壓力過高時,打開閥門排液,初期噴出的可能不是穩定的液氮,而是大量氣態氮。這會嚴重影響下游設備(如高低溫試驗箱)的降溫速率和穩定性。在極端情況下,甚至可能因氣體過多而無法正常輸送液氮,出現“氣堵”現象。
了解現象后,我們必須追溯其根源,才能有效解決問題:
熱量侵入過多:
絕熱性能下降: 真空夾層的真空度降低是根本原因。真空閥損壞、罐體被磕碰導致微小泄漏,都會破壞真空絕熱環境。
環境溫度過高: 將杜瓦罐放置在熱源附近或陽光直射下,會加劇熱量傳入。
罐體表面結污: 罐體表面積灰,灰塵具有保溫作用,反而會使外部熱量更易積蓄并傳入內部。
增壓閥誤開啟或故障:
杜瓦罐通常配有一個“經濟閥”(自增壓閥),其作用是在需要排液時,稍微引入一點氣體增壓以助流。如果此閥門未完全關閉或因故障一直處于開啟狀態,就會持續向罐內補充氣體,導致壓力不受控制地上升。
使用操作不當:
灌裝液氮時速度過快: 溫暖的輸液管插入低溫罐體,瞬間會產生大量氣體。如果灌裝速度過快,這些氣體來不及排出,會導致壓力瞬間飆升。
蓋塞密封不嚴或丟失: 頸口的蓋塞(塞子)是重要的密封和絕熱部件。如果未蓋嚴、密封圈老化或丟失,大量外界熱空氣會直接涌入,造成壓力快速升高和液氮的極大浪費。
一旦發現壓力過高,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:
緊急處置: 立即將杜瓦罐轉移到空曠、通風良好的安全區域(避免在密閉空間內操作)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可以嘗試緩慢打開排氣閥,進行可控的泄壓。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好防凍手套和護目鏡,避免接觸低溫金屬部位。
根本解決: 檢查并關閉增壓閥。檢查頸塞是否蓋好。如果壓力仍無法控制或懷疑真空失效,應立即停止使用,并聯系專業供應商或廠家進行檢修,切勿自行拆卸。
預防勝于治療,日常應做到:
定期檢查: 每日使用前查看壓力表讀數和罐體有無結冰異常。
規范操作: 灌裝液氮時保持平穩慢速;確保增壓閥和所有閥門在用完后處于關閉狀態;務必蓋緊頸塞。
正確存放: 將杜瓦罐放置在陰涼、通風、干燥的場所,遠離火源、熱源和陽光直射。
專業維保: 按照制造商要求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,特別是對真空度的檢測。
液氮杜瓦罐的壓力升高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安全警報。通過識別安全閥排氣、罐體異常結冰、壓力表讀數飆升等現象,操作者可以迅速判斷設備狀態。理解其背后的原因,并采取正確的應對與預防措施,是確保實驗室和生產安全、保障設備正常運行以及節約寶貴液氮資源的關鍵。